去年5月以來,上海市嘉定區將“紅色基因”融入產業布局,探索成立了三大特色產業集群黨建聯盟。作為嘉定區智能傳感器及工業互聯網特色產業集群黨建聯盟的首家理事長輪值單位,近一年來,嘉定工業區攜手成員單位,共同探索形成地方黨委引領,以企業黨組織、園區、行業、科研院所等多元主體參與的產業集群黨建格局。
圍繞一個陣地 打造“芯天地?理想灣”聯盟服務平臺
堅守“芯”理念。以“黨建引領、統戰融合,產業引流、人才集聚”為設計理念,有機融入黨建、統戰等主題元素,在突顯“暖嘉園”大黨建工作內涵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芯天地?理想灣”陣地的園區推介、招商引資、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實際效能。
開拓“芯”模式。聘請專業化團隊全面負責陣地的日常運營及服務,將留學報國基地、區歸聯會、育成中心孵化平臺等服務資源進行整合,豐富園區“專家庫”,構建企業互助交流“暖平臺”。
落實“芯”職能。搭建企業交流升級“創業導師”項目,打造“導師指導+課程培訓+企業實習”三位一體的新培育模式,進一步提高“芯天地?理想灣”陣地在人才培養、企業咨詢、建言獻策等工作中的縱向發展,努力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加速產業轉型升級的競爭優勢、發展優勢。
實現N個功能 穩步提升強化聯盟服務效能
設立專職專崗。落實專職黨群工作者,推進黨建聯盟各項工作,把進度安排到每一天,把工作推進到每一個點,不折不扣做好聯盟日常服務工作。
依托專管團隊。成立“人才服務小管家先鋒隊”等專管團隊,團隊成員集聚來自于組織、產業、招商和重點企業的一線人才工作者,為企業人才在嘉定工業區扎根提供有力支撐。
推出“紅領·經”指南。從“紅—厚植紅色底蘊,領—領航全局發展,經—激發經濟活力”三個方面強化黨組織基本服務、企業集成服務和產業戰略服務,推動園區黨建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以產業集群黨建提升園區發展效能。
聚焦一個產業集群 多措并舉擴充聯盟服務內容
落實制度夠“硬核”,立足全局提升聯盟工作能級。2021年,工業區先后組織召開了嘉定區智能傳感器及工業互聯網特色產業集群黨建聯盟第一次通氣會、嘉定區特色產業集群黨建聯盟成立大會、嘉定區智能傳感器及工業互聯網特色產業集群黨建聯盟第一次全體大會。為切實加強政治引領和思想引領,扎實推進“兩個覆蓋”,落實聯盟的組織紐帶作用,經過聯盟成員單位研討,《嘉定區智能傳感器及工業互聯網特色產業集群黨建聯盟章程》順利通過審議,真正實現把好資源串起來、動起來、活起來;在多方努力下,年內芯物科技、聯影微電子等兩家聯盟單位成立黨支部。
貫徹行動夠“實在”,切實融合促進聯盟工作互通。為深化智能傳感器及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黨建聯盟“暖平臺”職能,嘉定工業區先后開設“重走百年路”情景式黨課,邀請聯盟成員單位重讀百年黨史、重溫入黨誓詞;舉辦聚焦“芯”動力 筑夢“芯”征程專題座談交流會,組織4家科研院所和5家龍頭企業就加強黨建共建、促進領域合作進行研討交流;活用嘉定、太倉兩地紅色景點,邀請聯盟成員參與互訪互學,進一步拓展紅色資源,加強長三角城市間的文化互動與精神交流;承辦嘉定區智能傳感器及工業互聯網特色產業集群黨建聯盟“院企園”鏈式訪學活動,期間,嘉捷通電路與樂研電氣兩家公司現場達成合作協議。
推行項目夠“暖心”,著眼痛點深化聯盟工作內涵。人才造就企業,企業成就人才。為助力企業邁好發展每一步,工業區依托“暖嘉園”黨建品牌,開展“黨建引領 同心筑力”——嘉定區特色產業集群“暖課堂”活動,邀請高校教授為聯盟企業解析人才戰略。為實現中外人才面對面交流、心貼心互動,工業區邀請聯盟成員參加由上海市歐美同學會與牛津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劍橋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聯合舉辦“2021牛劍博士中國行·上海站”活動。